赖清德专机还未起飞,巴拉圭就示意“弃台”,大陆迅速采取行动。 赖清德这次出访还没起飞就闹出大动静,简直把 “撒钱外交” 的尴尬演绎得淋漓尽致。表面上说是去庆祝台巴建交 68 周年,实际上就是想死死抱住台湾在南美仅剩的 “邦交国” 救命稻草。结果人还没出门,巴拉圭那边就放出话来 —— 总统贝尼亚在公开场合明里暗里敲打台湾:“你们的投资挺大方,但我们也没忽略大陆的存在”。这话啥意思?说白了就是 “要么加钱,要么拜拜”。 这事得从两边的算盘说起。赖清德这边,刚上台就遇上岛内罢免案闹得鸡飞狗跳,蓝营推的陈玉玲案子虽然没过,但投票率低得可怜,民众对政治闹剧早就腻味了。他急需转移焦点,就盯上了外交这张牌。选中南美这三个 “邦交国” 也是有讲究的 —— 它们是台湾仅剩的几个 “友邦”,尤其是巴拉圭,作为南美唯一 “邦交国”,战略意义非同小可。更关键的是,这次出访计划过境美国纽约和达拉斯,赖清德想借机提升国际曝光度,甚至打算带企业代表团宣布投资计划,采购美国民航机或者买美债,拿真金白银换过境待遇。岛内舆论都看不下去了,直接批这是 “拿民众血汗钱搞政治表演”。 再看巴拉圭这边,人家心里算盘打得精着呢。这个国家经济严重依赖牛肉和大豆出口,而中国大陆是全球最大肉产品进口地,按理说本该是天作之合,可就因为跟台湾维持 “邦交”,只能通过乌拉圭等第三国转口,物流成本高得离谱,农民和企业怨声载道。2023 年大陆和巴拉圭贸易额 22.6 亿美元,其中大陆出口 22.09 亿美元,进口却只有 0.51 亿美元,这种畸形贸易结构让巴拉圭吃尽苦头。更讽刺的是,台湾号称给巴拉圭的援助,像什么 “台湾巴拉圭科技大学”,最后被曝出是个 “空壳大学”,钱可能都打了水漂。反观大陆,不仅直接采购巴拉圭牛肉,还在南美推动基础设施建设,比如中老铁路的成功让周边国家眼馋不已。这种对比下,巴拉圭国内要求转向大陆的声音越来越大,反对派候选人直接放话:“维系与台湾的关系让我们每年损失 GDP 的 1%”。 大陆这边的反应堪称教科书级别。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连说三遍 “坚决反对”,从反对美台官方往来,到反对赖清德窜美,再到反对美方纵容台独,层层递进不给任何模糊空间。国防部更直接,7 月 23 日派出 58 架次军机和 9 艘军舰在台海周边活动,45 架次越过海峡中线,东部战区还组织联合演训,海空巡逻、制权夺取、打击科目全来了一遍。这可不是第一次了,自赖清德上台,大陆军演就常态化,去年他出访时就搞过类似行动,摆明了就是要告诉他:“玩火者必自焚”。 其实巴拉圭的心思早就活络了。2024 年 8 月,总统培尼亚就公开表示 “对与中国大陆达成贸易协议持完全开放态度”,还提到来自南共市成员国巴西的压力。要知道,南共市正在和大陆谈贸易协定,乌拉圭接任轮值主席国后,重启谈判成了优先事项,这让巴拉圭夹在中间如坐针毡。更绝的是,大陆这边早就布好局 ——2023 年洪都拉斯与台湾 “断交” 后,大陆立刻与其签署自贸协定,还援建了水电站和医院,这种 “断交即合作” 的模式让周边国家看在眼里记在心上。 最有意思的是,巴拉圭国内的政治风向也在变。2023 年大选时,反对派候选人阿莱格雷直接承诺 “当选后与中国建交”,另一位候选人库巴斯更是直言 “我们的牛肉和大豆需要中国市场”。连前财长费尔南德斯都公开说:“中国在拉美的投资正在取代美欧,巴拉圭不能缺席”。这种上下一心的转向压力,台湾那点 “撒币” 援助根本挡不住。 赖清德这趟出访,说白了就是一场注定失败的政治赌博。他以为靠买几架美国飞机、撒点钱就能稳住 “邦交国”,却忘了国际政治从来都是利益优先。巴拉圭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市场和投资,而台湾能给的只有越来越少的 “政治献金”。大陆这边,既有军事反制的雷霆手段,又有经济合作的强大引力,更有国际社会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广泛支持,这场博弈的结局早就写在了 “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” 的古训里。